全球去美元化趨勢,2015-2016年美元崩盤序曲在即
發佈日期:2015年3月9日
全球去美元化趨勢,2015-2016年美元崩盤序曲在即
美元影響力漸失?全球加速“去美元化” 未來黃金價值需重估
新興市場發起去美元化運動 主宰地位現變數
隨著新興市場逐漸開始降低對全球貨幣的依賴,
美元在發展中國家的主導型可能受到威脅,
因更多新興經濟體開始減少對這種全球貿易貨幣的依賴。
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是個重要發展趨勢。就新興市場而言,
雙邊貿易的加大對作為貿易貨幣的美元而言,是重要的。
強勢美元在開發中國家的主宰地位未來2015年已經出現變數。
根據 SWIFT 數據顯示,在過去2015年數個月以來,
俄羅斯、中國掀起一波貨幣運動,
傾向在貿易中直接使用自己的國家貨幣結算,
一方面可以抬升盧布和人民幣的威望,
一方面可以跳脫以往以美元進行結算的情況。
中國人民銀行去年 10 月中旬與俄羅斯簽署為期 3 年的「貨幣互換協議」,
金額高達 1500 億人民幣。
此外,2015年2 月底時,俄羅斯和印度預期將成立聯合工作團隊 (JWG),
籌畫盧布兌印度盧比的合作機制。
俄羅斯也有意與埃及進行相關合作。
新興國家開始擺脫美元、改用本幣進行雙邊貿易,
將成為未來的趨勢,對於美元的影響甚大。
國際基金貨幣組織(IMF)副總裁筱原尚之 (Naoyuki Shinohara) 2015年2 月中旬也表示,
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狀況脆弱且發展不均,
呼籲亞洲新興市場應積極的「去美元化 (de-dollarization)」,
貿易高度美元化有助於交易的進行,但也有崩盤的缺點,如必須限制匯率波動避免外部衝擊 ,各國央行對流動性的掌握度.也應減少美元部位的持有,以避免2016年崩盤時造成巨 大損失
相較之下,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則不斷攀升。
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(BIS) 及 SWIFT,
人民幣擠入國際貿易中最常使用的前 10 大貨幣。
外匯交易平臺 EBS 今年初表示,
人民幣為 2014 年全球貿易使用量前 5 大。
另外,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仍多以美元計價,已經開始動搖 越來越多的物質石油礦產交易已經非美元化
法國央行行長Christian Noyer,稱法國企業在國際交易中可以停止使用美元。
法國企業儘量多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符合這些企業利益最大化。
歐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商、總部位於巴黎的道達爾公司說,
沒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項。
原油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,
但並不意味著必須用美元支付。
但歐元應在國際貿易方面起到更大作用,
“如果更多使用歐元,將是件好事。
牆倒眾人推 石油巨頭也呼籲“去美元化”
忌憚美元霸權的俄羅斯公司逐漸使用其他貨幣結算;
沒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項。
原油是以美元/桶為計價單位的,
但並不意味著必須用美元來支付。
歐元區財長將在下週一召開的月度會議上,
討論提升國際貿易中加強歐元與去美元化的使用。
正所謂風水輪流轉,沒有哪個儲備貨幣的地位是永久的。
正如過去所示,在過去數百年的歷史跨度中,
不斷的有貨幣成為主宰全球的儲備貨幣,
但最終取代。金本位時代也越來越近了
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是個重要發展趨勢。
就新興市場而言,雙邊貿易的加大對作為貿易貨幣的美元而言,
是重要的。 除貿易方面外,金磚五國集團的巴西、俄羅斯、
印度、中國和南非就建立新銀行,也稱為外匯儲備池達成共識。
2015年近期哈薩克斯坦央行表示,
推出去美元化的計畫,
經政府批准計畫實施日期為2015-2016年,
旨在確保本國經濟的穩定性
哈薩克斯坦的“去美元化”計畫再次增強了全球“去美元化”的大趨勢。
,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經濟體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體考慮“去美元化”,
以增強本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。
去美元化意義:
過去除美元外,全球其他國家之間的貨幣之間沒有直接的匯率,
都要通過美元來進行兌換,
從而沖淡了採用本幣結算的意義。
“去美元化”
因此代表的是用各國本幣進行直接結算,
而不必看美元臉色。
。
美國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的底氣
正是來源於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,
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可能加入到去美元化陣營中,
美元的主導地位和統治力料不斷削弱。
截至2015年目前,包括巴西、波蘭等國家在內的一些經濟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貨幣貶值 情況,大幅攀升的通脹率已經導致這些國家的央行採取加息措施。
近期“去美元化”的呼聲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高。
中國、俄羅斯、歐盟和亞洲各國都加快“去美元化”的進程,
美元影響力漸失?全球加速“去美元化” 未來黃金價值需重估
新興市場發起去美元化運動 主宰地位現變數
隨著新興市場逐漸開始降低對全球貨幣的依賴,
美元在發展中國家的主導型可能受到威脅,
因更多新興經濟體開始減少對這種全球貿易貨幣的依賴。
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是個重要發展趨勢。就新興市場而言,
雙邊貿易的加大對作為貿易貨幣的美元而言,是重要的。
強勢美元在開發中國家的主宰地位未來2015年已經出現變數。
根據 SWIFT 數據顯示,在過去2015年數個月以來,
俄羅斯、中國掀起一波貨幣運動,
傾向在貿易中直接使用自己的國家貨幣結算,
一方面可以抬升盧布和人民幣的威望,
一方面可以跳脫以往以美元進行結算的情況。
中國人民銀行去年 10 月中旬與俄羅斯簽署為期 3 年的「貨幣互換協議」,
金額高達 1500 億人民幣。
此外,2015年2 月底時,俄羅斯和印度預期將成立聯合工作團隊 (JWG),
籌畫盧布兌印度盧比的合作機制。
俄羅斯也有意與埃及進行相關合作。
新興國家開始擺脫美元、改用本幣進行雙邊貿易,
將成為未來的趨勢,對於美元的影響甚大。
國際基金貨幣組織(IMF)副總裁筱原尚之 (Naoyuki Shinohara) 2015年2 月中旬也表示,
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狀況脆弱且發展不均,
呼籲亞洲新興市場應積極的「去美元化 (de-dollarization)」,
貿易高度美元化有助於交易的進行,但也有崩盤的缺點,如必須限制匯率波動避免外部衝擊
相較之下,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則不斷攀升。
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(BIS) 及 SWIFT,
人民幣擠入國際貿易中最常使用的前 10 大貨幣。
外匯交易平臺 EBS 今年初表示,
人民幣為 2014 年全球貿易使用量前 5 大。
另外,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仍多以美元計價,已經開始動搖 越來越多的物質石油礦產交易已經非美元化
法國央行行長Christian Noyer,稱法國企業在國際交易中可以停止使用美元。
法國企業儘量多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符合這些企業利益最大化。
歐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商、總部位於巴黎的道達爾公司說,
沒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項。
原油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,
但並不意味著必須用美元支付。
但歐元應在國際貿易方面起到更大作用,
“如果更多使用歐元,將是件好事。
牆倒眾人推 石油巨頭也呼籲“去美元化”
忌憚美元霸權的俄羅斯公司逐漸使用其他貨幣結算;
沒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項。
原油是以美元/桶為計價單位的,
但並不意味著必須用美元來支付。
歐元區財長將在下週一召開的月度會議上,
討論提升國際貿易中加強歐元與去美元化的使用。
正所謂風水輪流轉,沒有哪個儲備貨幣的地位是永久的。
正如過去所示,在過去數百年的歷史跨度中,
不斷的有貨幣成為主宰全球的儲備貨幣,
但最終取代。金本位時代也越來越近了
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是個重要發展趨勢。
就新興市場而言,雙邊貿易的加大對作為貿易貨幣的美元而言,
是重要的。 除貿易方面外,金磚五國集團的巴西、俄羅斯、
印度、中國和南非就建立新銀行,也稱為外匯儲備池達成共識。
2015年近期哈薩克斯坦央行表示,
推出去美元化的計畫,
經政府批准計畫實施日期為2015-2016年,
旨在確保本國經濟的穩定性
哈薩克斯坦的“去美元化”計畫再次增強了全球“去美元化”的大趨勢。
,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經濟體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體考慮“去美元化”,
以增強本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。
去美元化意義:
過去除美元外,全球其他國家之間的貨幣之間沒有直接的匯率,
都要通過美元來進行兌換,
從而沖淡了採用本幣結算的意義。
“去美元化”
因此代表的是用各國本幣進行直接結算,
而不必看美元臉色。
。
美國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的底氣
正是來源於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,
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可能加入到去美元化陣營中,
美元的主導地位和統治力料不斷削弱。
截至2015年目前,包括巴西、波蘭等國家在內的一些經濟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貨幣貶值
近期“去美元化”的呼聲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高。
中國、俄羅斯、歐盟和亞洲各國都加快“去美元化”的進程,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